时间: 2022-06-10
/浏览量: 2240
和城镇及农村居民建筑相比,公共建筑深度节能降碳更加受重视。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共建筑的能耗强度是各类建筑中最大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公共建筑节能降碳更容易用市场机制去推进,也更容易形成“叫好又叫座”的局面。
近日,浙江多地发文,要求公共建筑屋顶100%安装光伏。对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公共建筑节能研究团队负责人魏庆芃表示,这也侧面说明了大家对公共建筑、公共机构节能的高度重视,政策出发点非常好,但要注意防止“一刀切”、“只顾装,不顾用”,应当以最终光伏发电量、自发自用电量作为评价标准。
那么,公共机构、公共建筑节能作为全社会节能工作的龙头之一,应如何理顺体制、强化意识和重视实效?听听魏庆芃怎么说。
公共建筑节能降碳 更易实现“叫好又叫座”
“在建筑上安装光伏并非一‘装’了之,更要注重用好。只有把光伏发电量消纳做好了,才有意义。”魏庆芃说。
魏庆芃称,浙江发布的这些政策初衷很好。需要注意的是,光伏发出的电应尽量“自发自用”,不一定非要上网。因为一旦逆变上网了,就需要很多手续,还有一系列的升压、调频、调相位等技术要求。在我国各类建筑物屋顶安装的光伏板,不仅要重视“装”,还要重视“用”。
另外,不仅要看屋顶、地面、水面、车棚等安装了多少光伏,更关键的是看它发出了多少电,用掉了多少电,抵消了电网当中多少化石能源的发电量。如果把这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建筑、社区园区中光伏发电量和用电量等数据记录下来,并且一定程度上向老百姓公示,把两项指标作为考核的标准,政策就能更好地落地,也有利于形成长效机制。
和城镇及农村居民建筑相比,公共建筑深度节能降碳更加受重视。“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共建筑的能耗强度是各类建筑中最大的。”魏庆芃说,全国各地做过很多的调研,一般说来,每平方米的公共建筑每年消耗电量达70千瓦时—120千瓦时,而居民建筑一般只有30千瓦时—50千瓦时。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商场、写字楼、酒店、机场、影院等,体量大,用能强度高,用能总量也非常大。所以,公共建筑节能压力愈发凸显。另外一个原因是,公共建筑节能降碳更容易用市场机制去推进,也更容易形成“叫好又叫座”的局面。
明确建筑降碳路径 分部门、分步骤减碳
谈起公共建筑、公共机构、社区园区的零碳转型,魏庆芃说:“近年来,这些领域节能成效的判断标准,已经逐步由‘节多少能’,变为‘究竟排了多少碳、距离自主实现碳中和还有多远’。因为‘节多少能’,‘减多少碳’,需要一个参照物对比,就像在减肥过程中‘减了多少斤’,是个过程量,还不是‘本质追求’。”
对于建筑运行过程中的减碳路径,魏庆芃认为,可以分部门、分步骤推进。他指出,公共建筑、社区园区按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包括建造过程建材生产和建造拆除过程的“隐含碳”,以及暖通空调和能源系统等运行能耗导致的“运行碳”。“一下子把建筑建造和运行相关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降到零当然好,但很不容易,不是靠‘花钱’买碳、买绿电就行。”魏庆芃进一步补充,“如果所有人都等着电网的电源全部来自风电、光电、水电、核电等,认为实现‘零碳电力’自然就实现‘碳中和’了,也失去了通过‘双碳’目标引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魏庆芃建议,立刻着手,从公共建筑深度节能、提升系统能效、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开展实实在在的工作。
魏庆芃回忆称,2020年在做青岛奥帆中心“零碳社区”的方案时,就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用户的需求,向“天”要电,向“地”要热,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并结合“光储直柔”系统,最终为该社区输送清洁的电、热和冷。
鼓励新模式、新技术 不玩“数字游戏”
在“双碳”目标下,未来应如何更加高效地推进公共建筑节能降碳工作?目前还有哪些更好的减碳方式?
魏庆芃认为,首先,要突破意识上的障碍。之前,很多人的节能降碳意识比较薄弱,自从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后,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才开始逐渐重视起来。其实,只有树立“双碳”目标关乎每个人的意识,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脚踏实地去践行。
“应多鼓励一些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和尝试。虽然创建中国特色、零碳运行的公共建筑、园区社区、校区、机场、商业综合体这条道路比较曲折,但只要把握好节奏,脚踏实地去做,积跬步行千里,一定能走成。”魏庆芃表示。
魏庆芃进一步强调,“要尊重科学规律,坚决不玩‘数字游戏’。”比如,碳排放量一定要做核查,明确边界与温室气体的核算方法。
他分析称,建筑和社区园区层级的降碳可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化石燃料燃烧过程所产生的直接排放,以及来自燃油车辆、燃煤燃气锅炉等碳基燃料燃烧导致的直接碳排放,一定要努力逐步降为零。对于建筑和社区园区运行过程中使用外购的电、热、冷、蒸气等“二次能源”在生产环节产生的间接碳排放,也要逐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逐步减少并直至降为零。另外,对于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第三类排放量,如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碳排放、建造新建筑使用的材料和建造过程的碳排放、包装材料和垃圾输运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等,建议引导相关责任主体主动担责,逐步降碳。